哈尔滨警察打死青年案(续):死者家属对尸检过程满意



在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公安局副局长卢洪喜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网10月27日报道
死者林松岭的父亲林吉利昨天告诉记者,林松岭的尸体仍然被冷冻保存,直到案件审理完成后才会火化安葬。
网络舆情在此次对“林松岭案”的报道上,可谓一波三折。
据记者检索,最早出来的消息是10月12日17点左右出现在猫扑论坛上的《昨晚哈尔滨6警察将哈体育学院学生当街殴打致死》,网友几乎一边倒地同情死者,指责警察。
10月13日,哈市警方向媒体通报简要案情,随后7分钟视频被传至网上,其中有林松岭砖拍警察,警察保持克制的画面。网友态度开始分化,部分网友认为警察属正当防卫。
在林吉利看来,哈市警方最初没有公开全部录像,特别是没有公布林松岭被追打的部分,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目的就是想影响舆论。林吉利还告诉记者:“网上为什么说他(林松岭)吸毒,我怀疑是6名警察中有一个是搞缉毒的,不排除是他们恶意中伤。”
然而在网上最具杀伤力的还是关于当事人家庭背景显赫的传言,其中甚至涉及多名省部级高官,全都真名实姓。对于这些传言,哈市警方和死者家属均不约而同地站出来进行澄清,都宣称是“别有用心”的人所为。
在25日晚上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看到,部分媒体记者领到一两张小纸条,每张纸条上印着一个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哈尔滨市公安局副局长卢洪喜拿着稿子照本宣科。
死者家属相信专家会得出公正结论
昨天上午10点30分,记者来到位于哈尔滨市开发区的时代广场小区,林松岭生前的家就在这里,这是一套两房两厅的公寓。记者看到,客厅橱柜中的镜子和玻璃都被报纸遮盖着。林松岭的表哥说,北方有这个风俗,家里死了人就会把镜子遮盖起来。
走进林松岭的卧室,对着门口是一扇弧形的落地玻璃窗,房间非常明亮。房间里放着一张大床和一张电脑桌,床边的窗台上还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平时不大爱出门,除了和我们说话,就是躲在房间里上网。”林吉利说。
提起25日下午进行的尸检,林吉利告诉记者:“我对尸检还是比较满意的,做完尸检,我心里就踏实了,现在就等最后的死因报告吧,我希望还我儿子一个公道,谁犯了哪条法就服哪条法。”
据林吉利透露,昨天上午一大早,林松岭的继母郭女士就和哈市警方一道将林松岭的组织切片送至上海。“她(郭女士)说想呆在上海,等到结果出来,我说没有必要,让她交接完就回来,要相信上海的专家。”
在25日进行的尸体解剖过程中,林吉利和妻子郭女士也一起赶到验尸房所在的看守所,但没有进入验尸房。“他(林松岭)舅舅和胡律师代表我们进去了,他们是外行,只看到松岭头部的太阳穴和后脑勺有些发黑,有瘀血。”林吉利说,他相信参与尸检的专家会得出公正的结论。
死者父亲曾想让儿子考警校
坐在客厅中的沙发上,林吉利向记者展示了林松岭生前的照片,并向记者回忆起他心目中的儿子。
“我原来也想让他考警校,将来当一名警察,他也有过这个想法,谁想到他却会死在警察的手里。”林松岭话锋一转说,“不过他也没有那能耐,他不是读书的料,那成绩考不上警校。”
在林吉利的眼里,林松岭非常听话。“从来没有跟我拌过嘴,有时说不到一处去,他最多就是甩门把自己关进房间里上网。”
然而在监控录像中的斗殴,让林吉利也大感震惊。“我第一次看到录像时都不敢相信那是我儿子,他从来没有那么冲动过。”
[案件疑点]
是否有更完整录像?
在25日晚上举行的“林松岭案”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警方利用笔记本电脑向媒体记者播放了总长度达36分钟的监控录像。在昨天的网络上,已经能看到部分电视媒体记者翻拍的这几段录像。
“这段录像的结尾,黑暗中还可以看见他们(警察)在踢打,从那一刻到110和120赶到现场,以及随后还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林吉利向记者说,他们还会要求警方提供110和120到场处理的照片或者录像资料,以证明民警到场后是否首先组织抢救。
部分媒体记者则认为,哈市警方公布的36分钟录像仍然不够完整。对此,哈尔滨市公安局回应说,25日晚上播放的监控录像是从铁路公安局获取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监控录像。
“林松岭案”中的流言和真相
尽管对死者尸体的解剖没有立即得出死因的结论,但是走过尸检这一步后,死者家属“心里踏实”了,网上的流言也逐渐平息。从事件发生到今天只不过两周多的时间,在这两周里,流言和真相交织,留给人们的思考和期待,也许远远多于一个月后出台的死因报告。
真正的流言像泡沫,经不起时间和真相的考验。然而林松岭一案中出现的流言,却如哈市警方和死者家属所说的,都是“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混淆视听,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
果真如此,关于这些流言的内容应该也是真相的一部分。这些“别有用心的人”是谁?又是为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这将会是比林松岭的死因更受关注的真相,但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中,这些真相会像沙子一样沉入海底,难以寻觅。
在我们等待林松岭死因报告的同时,是否可以调查一下这些流言背后的真相呢? 东北网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