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 文章正文

允许朋友搭车责任大 最好签"搭乘协议"

发布人:李国亮律师  发布时间:2008/10/29 12:11:06  浏览1753次 字体大小:
  十月大假自驾游,富康车主罗先生今年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了,可这场自驾游对他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直到现在仍纠缠在善后处理上。原因很简单,出车祸了,车子不仅损失惨重,还造成了搭顺风车的一位朋友受伤,一直找他索赔。他现在觉悟到,搭车出行,就算是朋友也应该签订一些必要的协议,约定相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免事后说不清楚。 

  A讲述

    出车祸 搭车朋友受伤    

    放假前,罗先生就和车友会几个朋友商量到蜀南竹海玩。从蜀南竹海返程时,大家又奔向四面山。罗先生和妻子,以及朋友小红一辆车。小红坐到了副驾驶位置上,途中,罗先生看见小红没系安全带,提醒了一次,可小红也没在意,一直没有系上安全带。

    车祸发生在一个三岔路口,由于一行车的头车只顾自己超车,对面驶来的东风大货车让后面跟行的其他车辆措手不及,罗先生一踩刹车,汽车撞上前面车后才停下,幸亏大家都没有大碍,可小红却晕倒在一旁,颅内出血!罗先生慌忙拦车送小红到医院抢救。

    经过抢救,小红痊愈出院了,医生称不会留下后遗症,医药费都是由罗先生支付的。不久后,罗先生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是车祸中前车车主打来的,“你把我的车屁股撞了,怎么也得再赔我一点嘛。”另一个是小红的老公打来的:“我们现在正向相关部门申请定残,具体赔付与续医费问题,我们的律师会通知你!”说完就挂断了电话,没有丝毫的商量余地,罗先生几乎被气疯了。

    B心得

    签协议 规避途中风险    

    后来,大家几乎要闹到法院解决。罗先生深知上法庭对他很不利,要求庭外和解,经过长时间的纠缠、争吵,加上朋友们中间调和游说,前几天最终达成了协定:罗先生付出了可观的人民币,才把此事搁平。

    罗先生只想通过他亲身的经历,告诫大家重视以下几点:

    1.车概不外借,行车时务必系上安全带,长途行车严禁使用空挡,熟记并严格遵守《道法》;

    2.出行前一定要进行本次活动(参加人员)的再保险,以防万一;

    3.自驾出行最好不要编队,通常的办法是:告知大家在下一个地方,大约什么时间内集合,大家再根据自己的车况、驾驶技能和习惯先后到达。不得已非要编队前行的,头车必须是有丰富领队经验的高手,尾车同样如此,中间是驾驶水平相对次一些的,同时所有车辆打开应急灯,提醒对方,我方是编队前行,只有这样才会更安全一些;

    4.搭车出行,为规避风险,即使是朋友也应该签订一些必要的协定,约定相关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免事后说不清楚。

    也许有人会这样说:“我的车况好,技术一级棒不可能出事。”在这里罗先生只想说一点:“当你退休了,不再摸车了,你才敢说此狠话。‘舒马赫’那样的顶级高手还撞断了腿呢!”

  C解读

    搭车前 先说断后不乱    

    本来是善意让人搭车,结果却让自己背上了沉重的精小和经济包袱。怎样才能规避风险?这是大家关心的话题。诚然,在私家车日益增多,自驾活动日趋活跃的现在,“好意搭乘”已经成为有车族不可避免的情况——自己开车时搭载其他人,几个人组合自驾出行,单位车辆不够用时驾驶私家车搭载同事一道办公事等。

    在多数车友眼中,签下书面协议被认为是规避风险的好办法,网上还出现了网友起草的“搭乘协议”样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四川合泰律师事务所王章文律师告诉记者,即使是碍于情面实在不好推托,也要当面给搭车人讲清楚机动车只要在移动,都有事故的风险,做到先讲断,后不乱。(记者 周海波)

版权所有@江苏卓达律师事务所 咨询电话:18936089755 18936087138 传真:0512-68636561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络香路18号(三元一村北门进) 苏ICP备12058822号
技术支持:苏州百斯特网络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