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购回迁房三年未能入住 回迁房变商品房
村民购回迁房三年未能入住 回迁房变商品房
回迁房所在的楼盘已快封顶。记者张沫摄
北京昌平区山峡村被拆迁后,村民们按照每平方米2100元的价格购买了回迁房。然而,三年过去了,负责拆迁和土地一级开发的北京兴昌高科技发展总公司(以下简称兴昌公司)却迟迟没有交房。村民们还被告知,协议上详细注明的楼号、房间号确实存在,但已经不是他们的回迁房而成了商品房,他们的回迁房另行安排。
近日,兴昌公司王副总经理表示,公司确实存在违约的地方,正在制定补偿方案。
>>事发经过
开发商未如期交房
去年12月29日,昌平区山峡村村民沈军(化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山峡村于2007年4月开始进行拆迁,2008年夏天拆迁工作进入尾声。
沈军提供的《北京市集体土地住宅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协议》上显示,负责拆迁和土地一级开发的是兴昌公司,协议上并没有具体说明拆迁后土地的具体用途。
沈军说,村民们除了获得相应补偿款外,还与兴昌公司签订了《房屋订购协议》,村民按每平方米2100元的价格先期付款,按照兴昌公司提供的规划图选购回迁房。回迁房就位于山峡村原址。协议注明,完成拆迁后20个月内交房。
据了解,被拆迁走的共有131户村民。三年过去了,他们仍未入住回迁房,绝大多数人仍在租房。
回迁房遭“挪用”
沈军说,去年11月18日晚,他接到村民沈炳义的电话,对方说,开发商迟迟不交房,明天一早去龙山华府(回迁房所在楼盘)堵工地的门,给开发商施加点压力。据了解,当天晚上,另有20多名村民接到过沈炳义的电话。
11月19日早9点,近20名村民到龙山华府堵门,大家发现一期的楼房大部分已经封顶,而村民们的回迁房就在一期内。当天,村民们没有与开发商当面协商,下午纷纷离开。
沈祥(化名)是前去堵门的村民之一,他告诉记者,因为楼要盖好了,他想进入工地看看,但保安不让进,随后他又去售楼处看沙盘。
《房屋订购协议》上有具体的楼号和房间号,他把协议给售楼人员看,结果被告知协议上的楼号和房间号确实存在,但不是沈祥购买的回迁房,而是对外出售的商品房,所有回迁的居民都被安排到一栋21层的楼房内。沈祥听后非常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