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 文章正文

吴英“暴富”背后:谁是推手? 政府有没有失责?

发布人:苏州律师网  发布时间:2009/4/30 22:27:26  浏览2100次 字体大小:
  已经过去的10多天中,浙中小城东阳市,两个话题引起了全国注目:一是“圆明新园”项目最终被叫停,二是“富姐”吴英案一审开庭。而在当地,由于牵涉面最广而受议论最多的,还是那个出生于1981年,年仅28岁的“女富豪”。人们在反思,谁,是这出“暴富”闹剧背后的推手?

亿万富姐吴英审判现场。新华社记者 黄深钢 摄

 亿万富姐吴英审判现场。新华社记者 黄深钢 摄

    “习以为常”的民间借贷?

    

4月16日,上午9点半,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吴英案一审首次开庭,超过50家境内外媒体到场旁听。

    庭审仅仅开始不到10分钟,在场的数十名记者就共同被“雷”到了——吴英当庭翻供!公诉人指控,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吴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个人或企业名义,采用高额利息为诱饵,以注册公司、投资、借款、资金周转等为名,从林卫平、杨卫陵、杨卫江等人处非法集资,所得款项用于偿还本金、支付高息、购买房产、汽车及个人挥霍等,集资诈骗人民币达3.89亿元。

    “我对检察机关的指控有异议,借钱是为了公司经营,我没有挥霍。”当金华市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许达将1608字的起诉书宣读完毕时,头梳马尾辫,小情平静的吴英吐辞清晰。

    随后的庭审,吴英反复强调自己“正常经营,如果不被抓,本色集团肯定有利润还掉这些借款”。她承认,为了筹集资金,保持公司运转,甚至不惜给借款人每万元每天35元至50元不等的高额利息。

    “在东阳,民间借款习以为常,我不认为我是在搞非法集资,更不是诈骗。”吴英说。

    对此,公诉人卢岩修和许达用多媒体演示方式出示了100多人的证言,包括吴英自己的供述予以反驳,认为吴英故意伪造印章用于非法集资,将非法集资的资金用于个人挥霍,显然已经构成集资诈骗罪,应予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采访到一位2006年在东阳担任过政府领导的人士。他说,浙江民间资金充裕,互相借贷往往连借条都不打,也是常情。吴英一开始也没在东阳借钱,而是找的义乌人,这恰恰在东阳布置了迷局,人们还真以为她是一个大老板!“幸亏处理得及时,假设持续到现在,吴英集资的钱恐怕早就不止几个亿,几十个亿怕都有了!”这位知情者表示。

  政府监管有没有失责?

 亿万富姐吴英审判现场。新华社记者 黄深钢 摄

    随着庭审的持续,检方提供的证据逐步勾勒出吴英“暴富”小话的框架:

    2006年秋天,时年26岁的吴英以亿万富姐的身份突现东阳。之后,她在东阳等地置下大宗固定资产,并高调向学校和贫困学生捐款,并完成了15家公司及分公司的设立登记、备案事项,此后注册成立浙江本色集团。

    而据那位知情者表示,吴英在东阳开设的企业,确实“独树一帜”,比如,她的洗车店是免费的,洗衣店也是前100名免费,她的家具产品卖得很贵,却随货赠送彩电、冰箱……一时间,东阳老百姓纷纷为吴英喝彩,甚至当地政府也有人提出:“像吴英这样的好企业家我们不支持,还有什么样的人我们才支持?”

    “当地政府官员有没有牵涉其中?”记者问这名知情者。

    “主要领导干部应该没有,太下面的一般干部就说不准了。”知情者称,在他看来,吴英更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子,作生意毛手毛脚的,至于去“经营某些政府的路线”,吴英似乎还不懂。并且,当地党委、政府里也始终有一部分人在追问,吴英的巨额财富从哪里来?洗黑钱、诈骗、走私、贩毒、非法集资?

吴英。(资料图片

    知情者透露,尽管当时东阳市委市政府也不掌握吴英财富的来源,却对其保持了相当的观察和距离——派出了一位副市长去找吴英了解了情况,但并没有领导为其公司经营去出席剪彩等活动——而同时,包括浙江省公安厅、当地公安部门,都开始悄悄关注这个小秘的年轻女人。

版权所有@江苏卓达律师事务所 咨询电话:18936089755 18936087138 传真:0512-68636561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络香路18号(三元一村北门进) 苏ICP备12058822号
技术支持:苏州百斯特网络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