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总理粉丝网开通四天 四万网友抢注粉丝证


新华网9月8日报道
不过,这些粉丝团起初略显零散,直到9月4日,人民网时政频道特别制作的“什锦八宝FANS圈”正式上线后,总书记和总理的粉丝们才有了真正的网上家园。
每小时增两千注册粉丝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央级网站,人民网推出FANS圈,被网友认为是官方正式认可了“什锦八宝饭”。记者登录该网站发现,从网页设计到内容设置,严肃中透着轻松,严谨中又略带着幽默,真称得上是“时政频道的特别制作”。
在网页设计上,最抢眼的当属右上角的“顶”。只要你自认为是“什锦八宝饭”,就可以轻松“顶”一下。截至昨日下午17时,4天时间里,网友已“顶”了30万次。
同样惹眼的还有网页左边的“注册粉丝证”。只要注册,一本红色的“什锦八宝粉丝证”就是你的了,上面不仅有签发日期和人民网的LOGO,还有证书编号。虽是电子虚拟的,看起来却沉甸甸的。
自河南网友“吴志敏”于9月4日10时27分08秒在人民网成功注册第一个粉丝证后,万千网友蜂拥而至,到陈女士9月7日中午注册时,其证书编号已经排到29740。也就是说,自总书记和总理的粉丝在人民网安家以来,已有29740人成了注册粉丝。而且,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小时2000多人的速度递增。截至9月7日20时,注册粉丝已超过四万人。
文风笔调尽显幽默诙谐
如焦点动态里的标题读来轻松,领导人的消息不再刻板。“罗格给胡锦涛打了多少分?”、“胡主席为什么表扬布什爷俩?”、“温总理看球五大片断跌宕起伏!”……设问、感叹的句式以及生活化的用词一下子拉近了胡总书记和温总理与网友的距离。其中两篇文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刻画了温总理在地震时和奥运会时的不同表情。温总理着急状、加油状、配合状、喝彩状、祝贺状五种表情让网友看到了赛场边上的一位真实观众。
除当下的新闻图片外,一些老照片也被网友们翻了出来。“风采”栏目里那些泛黄的老照片让领导人的形象立体和丰满起来。知道总书记读初中时是什么样子吗?请看“初三(五)班支部成员合影”,二排右一那个帅小伙就是他!
九成网友留言问候祝福
“什锦八宝FANS圈”不仅仅是读读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消息,看看他们图片,还能捎话给他们。截至昨日17时30分,网友留言达4473条。记者浏览后发现,留言中充满着自豪,祝福话语居多,几乎占到90%以上。
记者昨在大学城随机采访——
“狂热粉丝”是爱国一族
中山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小江告诉记者,在他周围,就有不少人称呼胡锦涛为“涛哥”,温家宝为“小宝哥”,他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他说,在美国,布什作为公众人物,任何公民都可以随意评说称呼,称呼总书记和总理为“涛哥”和“小宝”绝对不是吸引人的眼球或者恶搞。恰恰相反,这是人民对心中的好总书记好总理亲切的称呼,也是对他们执政为民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现在的中国社会日益开放,人们可以率性地谈论国家领导人。
北京某大学的蒋涛则说:“我想这是人民,确切点说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对他们的昵称,是在祖国遇困难时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精小感动了我们!所以比较时尚的年轻人就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可爱的称呼。或许在老一辈人看来这样不尊敬,但是我们这么叫肯定没有不尊敬的意思!我一般都叫他们‘涛哥’、‘小宝’。”
比普通追星更有意义
而对于网络中出现的“什锦八宝粉丝证”,一些大学生并不感到特别。“关心国家有很多种形式,领了一个‘什锦八宝粉丝证’并不算什么。”大三学生小勋如是称。有的学生认为,喜欢尊敬可以放在心里,不一定非要特意去注册个“什锦八宝粉丝证”。多数大学生指出,这个国家领导人的粉丝团,跟娱乐明星的粉丝团是不一样的,这也算不上追星。中大学生吉祥就说:“这个粉丝团至少带有政治意义,更体现出民众的‘国民意识’,比普通的追星有意义、有内涵得多!这是民众对领导人的一种亲切回报!”
发展历程
组建粉丝团始于另类称谓
目前已无法考证“什锦八宝饭”最早出自哪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有趣的称呼都始于对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昵称。
而“什锦八宝饭”真正走红网络,是在“5·12”汶川地震之后。胡总书记和温总理沉着、亲民、务实的表现,使得更多网友在网上发帖表达对他们的支持和热爱。为“涛哥”和“宝宝”在论坛上盖高楼的帖子在各大论坛出现,仅天涯社区一个关于温总理的帖子其回帖就达15617条。
6月20日,胡锦涛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在线交流,最终让活跃在网络上的民间粉丝团走到了前台。“涛哥触网”让激动的“什锦八宝饭”发帖高呼——“网民终于转正了”。
粉丝构成
网调显示多为80后
真正的什锦八宝饭由糯米、甜杏仁、核桃仁、百合、红枣、葡萄干、山楂糕、莲子制成,那网上的“什锦八宝饭”又由哪些人构成呢?天涯论坛曾有一个统计粉丝年龄的帖子,在参与调查的近300个网友中,70后和90后的网友,均不到20个,而80后的网友占压倒性优势,有24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