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章正文

娱乐场所监管的黑箱

发布人:李国亮律师  发布时间:2008/10/6 18:19:14  浏览2330次 字体大小:
  深圳舞王俱乐部火灾致44人死亡的背后,是安全监管政策措施被一系列的“潜规则”所取代

9月20日23时许,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经龙岗区消防部门全力扑救,火灾很快被扑灭,事故共造成44人死亡,88人受伤,其中51人需住院治疗。 [详细报道]

    9月20日22时49分,深圳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内一把自制**********像往常一样对天一射,酿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祸。烟花引燃了天花板的聚氨酯泡沫引发火灾,三百多名在场人员惊恐逃命,有毒的浓烟和踩踏造成4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一家被群众公认为当地“规模最大、名声最响、生意最火”,但同时也是“治安难点”的歌舞厅,为何能在没有证照的情况下经营长达一年多?“舞王”火灾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就此到当地明查暗访。

  无证照经营“遍地开花”

    舞王俱乐部外墙上有面积近百平方米的灯光标志牌,上面一根挨一根地嵌着灯管。当地群众反映,舞王是龙岗晚上最亮的地方之一。但就是这家龙岗区最有名的歌舞厅,却被查明开业一年多来都是无营业执照、无文化经营许可证、消防验收不合格,属于无牌无照擅自经营,并屡次“逃”过了有关部门的执法检查。本刊记者走访当地宾馆、网吧、歌舞厅等场所发现,实际上无证照经营在当地相当普遍。

    

火灾发生后,深圳市及龙岗区立即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查处无证经营的酒店、餐厅、黑网吧及歌舞娱乐场所,八百多家长期无证经营场所被责令停业。在龙岗区盛平南路,本刊记者仅在二三十米的距离内就看到有**************、热点西餐酒廊等十余家营业场所被查封。

    由于缺乏跟进监管,不少刚被查封的场所也仍然在偷偷营业。9月21日晚,**************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想玩,还可以从其他的门进去。同样表示“可以从其他门进来的”江湾旅馆的老板说,由于没有房产证,所以办不到营业执照,但过去公开经营一直没人管,并表示过一段时间继续开业。

    在龙岗区生活多年的黄先生告诉本刊记者,无证经营在当地普遍存在,一些大型娱乐场所都没有营业执照,但这次仍然没有被查封。本刊记者在龙东社区龙湖路上的“汇聚友网吧”内看到,里面有二三百台电脑,但没有悬挂《工商营业执照》和《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网吧每月向警务室交一定“费用”,一旦有执法检查,就会提前听到风声而关门。

    黄先生说,在龙岗城乡接合部的几层楼高的民房内,还存在大量无证照经营的几十人的小工厂,大多在一二层生产,三四楼食宿,他们往往能提前得知有关部门的检查行动,及时关停躲避检查,风头过后继续生产。

    龙岗街道办一位负责人向本刊记者透露,无证照经营的现象在当地确实比较普遍,但这跟执法力量不足和违章建筑大量存在、无法取得房产证因而无法办理相关执照有直接关系。

    舞王俱乐部所在的龙东社区的治安队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没有执法权,治安队发现辖区内的无证照经营现象,只能建议其整改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有关部门在监管中却存在相互“踢皮球”的现象。龙东社区过去有一个无照经营的小日用化学品厂,治安队发现后,报告给管安全生产的部门,对方说无证照经营应先由工商部门管,工商部门看过后又说工厂污染严重,应由环保部门管,环保部门看了后说,无证照经营我们没法管,你找安全生产部门吧。转了一圈,最后又由安全生产部门去动员搬迁。

  消防验收、环保审批的“潜规则”

    专门从事中介代理的鹏辉地产公司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不少经营者不办理营业执照,还有一个原因是办理难度太大,在消防验收、环保审批等前置环节,普遍存在大量“潜规则”。

    这位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如果经营者自己去办理消防验收,消防部门常常会拖延,并反复要求经营者修改,直到其满意为止,过程繁琐而且漫长。由于大多数娱乐场所都是先开业后申报的,为了正常经营,经营者常常都希望通过拉关系、送“好处费”等方式尽快办理;还有一种途径可以快速通过消防验收,就是通过专门的消防工程公司代办,在龙岗区消防大队附近有一批专门做消防工程的公司。这些公司都有一项共同的特殊业务,就是代办消防验收,他们能保证通过,但要收取一笔数额不菲的“代办费”。

    本刊记者在龙岗区消防大队周边看到,附近的街道上相隔不远就会有一家消防工程公司。广安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本刊记者,由于最近出了舞王俱乐部的事,是“非常时期”,需要证件齐全才可以代办消防验收,过去什么证件都不用就可以办;而另外一家消防安全公司的李经理则表示,1000平方米的网吧单纯消防装修大概要14万元,如果代办消防验收要加收4万至6万元,“这是惯例了,有关系才能办下来,如果你自己有关系也可以自己去办,要大队长签字才行。”

    鹏辉地产公司的这位人士曾为企业代办过环保审批,法律要求的各种条件都具备了,但就是办不下来,主要是因为没有让环保部门下属的企业去办。他说,环保部门并不收费,但环保审批必须经过环保评估等环节,让环保部门下属的环保企业来做的话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但办理的费用在程序不变的情形下,已经由去年的1万多元,上涨到今年的十多万元。

  “舞王”的后台到底有多硬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在“9·20”特大火灾发生后曾连问三个“为什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无照无证、擅自经营的单位能够长期存在?为什么这样一个非法经营的歌舞厅,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中都没有发现?为什么我们要把决心下在事后的处理上,而不是重视事前的预防?这些发问引起了社会上对舞王俱乐部背后有无“保护伞”的强烈关注。

    据龙岗区一家保安公司的巡逻队负责人介绍,一些大的娱乐场所每逢重要节假日,总有人员前去看护场子,业内行话叫“护卫”,一般每人每月收取几百元的补助费。

    今年3月舞王俱乐部发生开枪事件,前一段时间在其门前还发生打死人的恶性案件,但舞王并未停业。其内保人员晚上还私下出售***、******,附近群众大都知道这些事情,但每次检查却能蒙混过关。龙东社区治安队一位负责人说,舞王是当地的“治安难点”,曾在今年3月的“扫雷行动”中发现其无证照经营、治安隐患突出,但向有关执法部门反映后,却没有下文。据龙东社区三和二居民小组副组长曾天养介绍,村里曾向舞王俱乐部发出两份整改通知书,但丝毫不起作用。

    本刊记者调查得知,舞王俱乐部的股东张伟,原先是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法制科民警,现在为深圳海关缉私局民警,他还伙同其弟张健在龙园路开设菲斯特派对酒吧,属无证照经营。 

    据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一位知情人介绍,张伟在当地很有名气,因经营舞厅而富,善于打通环节、摆平事情。分局的一位领导可能在多个舞厅、足浴城以及舞王俱乐部、鑫龙名都休闲会所等娱乐场所持有“干股”。舞王俱乐部根本的问题并非无证照,也不是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住,而是它通向各职能部门的“路”是畅通的。

    火灾发生后,深圳市及龙岗区已对7名领导干部作出免职决定,并对14名直接责任人进行了刑拘。9月23日,国务院深圳“9·2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成立。随着调查工作的推进,造成这起惨剧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将会逐步水落石出。受访的多位人士都认为,只有查明无证照经营的源泉,根治其产生的土壤,才能准确追究责任、杜绝悲剧重演。□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赵东辉 孔博

     

城乡接合部娱乐场所的安全隐患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到舞王俱乐部周边走访发现,舞王俱乐部地处城乡接合部,娱乐、商业场所跟居住区相混杂,交通混乱,多数娱乐场所开设在营业、居住等“多合一”的建筑内,消防条件很差;再加上城乡接合部的执法监管漏洞较多,娱乐场所违规经营等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这类娱乐场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舞王俱乐部地处深圳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背靠三和村,该社区所辖范围内各种商铺、娱乐场所和居民自建房屋花插混杂在一起,随处可见歌舞厅、桑拿房、沐足城等人员集中的娱乐场所。据居民小组一位负责人介绍,村里户籍人口只有3000多人,外来人口有好几万,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

    进出三和村的道路均十分狭窄拥挤,通往舞王俱乐部最宽的道路是一条只能并行两辆车的马路,记者在不同时段两次驾驶采访车前往该处均遇到塞车,交通混乱,通行速度缓慢。可以想象,一旦发生火灾,救援车辆难以及时赶到现场。

    舞王俱乐部于2007年9月8日开业,三和村旧货市场的三楼以上都被其租用。该楼一楼是旧货市场,二楼是茶馆,三楼是舞王俱乐部,四楼、五楼是该俱乐部的员工宿舍。为了达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三楼有窗户一面的墙壁全被用隔音板封闭,面积达1695平方米的歌舞厅没有一扇窗户,导致事故发生后浓烟无法及时排出,大量顾客因呼吸道受伤甚至死亡。

    城乡接合部娱乐场的消费群体中,打工者占了相当比例,他们普遍缺乏消防意识和自救知识,一旦出现危险,容易形成群死群伤。据舞王俱乐部旁边一家小卖部的店主介绍,来这里玩的人有许多是附近工厂里的打工人员,还有当地一些村民。

    在龙岗中心医院,来自广东普宁市的打工妹古晓娜和她的3名同学被烧成轻伤,正躺在病房里接受治疗。她们告诉记者,由于不知道歌舞厅的通道在哪里,火灾发生后便随着慌乱的人群往外冲,要不是手牵手互相照应,早就被踩倒在狭窄的楼道里了。

    舞王俱乐部的部分员工反映,他们也大都不清楚消防知识,俱乐部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培训,以至于在发生火灾后不知道该如何疏导顾客。

    城乡接合部往往是执法监管的薄弱环节,容易滋生靠走后门、打保护伞违法违规经营的现象。据三和村的一些村民介绍,“舞王”原先开在平岗中学对面,已有十多年历史,当地还有一家规模与之相当的歌舞厅因“后台不硬”前些年就倒闭了。去年9月城管部门大规模清理违规招牌,许多不合法的招牌都被拆掉了,但舞王的招牌没人敢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赵东辉 孔博)

     

“消防隐患”没标准怎么防?

    深圳龙岗区舞王俱乐部9月20日发生的特大火灾,给公共餐饮、娱乐场所的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近年来,火灾导致多起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对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起火灾发生后,国家及时发布禁令,禁止娱乐场所燃放烟花火炮,但娱乐场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仍然令人担忧。

    业内人士反映,“消防隐患”只是一个含糊的字眼,至今未见明确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手段,没有认定标准。因此,“消除隐患”很可能成了嘴上说说。

    初步查明,深圳“9·20”火灾起火原因是俱乐部演职人员使用自制**********发射******,引燃天花板的聚胺脂泡沫所致。广州一家娱乐场所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在一些演艺吧和酒吧等娱乐场所,大量存在使用冷烟花来增加表演效果的节目。而在一些室外的大型演出中,不少演出公司也经常燃放烟火以增加表演的效果,虽然有关部门对室外燃放烟火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不按照规定进行燃放的现象仍然存在。

    娱乐场所电力负荷大、易燃材料使用多,对于室内公共娱乐场所来说,内部结构不合理、消防设施不规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

    广州市文化娱乐业协会会长黄世球说,目前在一些娱乐场所,建筑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疏散通道不畅、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消防设施缺乏等隐患仍然存在,一旦发生火灾,这些问题都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的事故。

    深圳“9·20”火灾引起人们对于娱乐场所燃放烟花的关注,但长期以来,公共娱乐场所火灾的首要原因是在电气方面。广州某演出团体导演蒋先生说,实际上,电气火灾隐患并没有引起政府和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经营者的足够重视。

    近年来,引起餐饮娱乐场所起火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电路老化。但是,何谓“电路老化”本身就没有标准,电路究竟正常使用年限是多少,没有规定。绝大多数楼宇没有电路档案资料,特别是房屋产权、租赁权、使用权几经更迭之后,根本没人知道房屋电路的情况。

    不少娱乐业人士提出,要消除电气这个近年来导致公共娱乐场所火灾多发的重要隐患,需要加强对餐饮、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其中,对电气火灾隐患的认定是一个关键环节。在目前“标准缺失”的情况下,政府应尽快制定一个具体的可执行的技术标准,让公共娱乐场所能够清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也有利于公安消防机构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同时,另一个亟待认定的标准是餐饮、娱乐场所的最高容量密度。在我国,餐饮、娱乐场所内部拥挤是普遍现象。特别是在节假日消费高峰,餐饮、娱乐场所不断加设座位,人员密集程度极高,发生意外时,室内人员在桌椅之间根本无路可走,在拥挤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踩踏造成群死群伤。因此,应该像汽车需要核定载重量一样,对餐饮、娱乐场所也必须设定座位最高容量密度。

    餐饮娱乐场所内部装修中依旧大量使用易燃有毒气体材料,特别是歌舞厅,为了防止噪音污染周边环境,大量使用是隔音材料,而且严密封闭门窗。许多娱乐场所采用了大量吸音海绵装修,海绵属于聚氨酯合成材料,燃点低、发烟大,燃烧产物毒性强。海绵燃烧后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化氢、甲醛等烟雾,给火场被困人员造成了致命的灾难,也给消防救援人员设置了严重的障碍。2000年洛阳东都商厦火灾、2005年中山老虎吧火灾以及龙岗舞王俱乐部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事实表明,这类采用聚氨酯海绵装修的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群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撤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员工的消防责任也没有明确认定。深圳舞王俱乐部大火中,100多名工作人员无一死亡,他们全部通过消防通道逃生,但利用消防通道的消费者却极少。黄世球说,大多数餐饮娱乐场所没有制定相应的消防制度、安全制度和员工管理制度,一旦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员工没有明确的分工,无法引导和疏散消费者逃生。

    虽然一些比较规范的娱乐场所已经意识到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的重要性,但能够对员工定期进行专业培训的还是少数。黄世球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上岗培训制度,强制培训娱乐场所的服务人员掌握正确的防火灭火基本知识以及疏散逃生等技能,并要求娱乐场所配置专业人员负责消防设备等的检查和营业场内巡查,避免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后,避免出现群死群伤的现象。

    广州市猪笼城寨餐饮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关耀文也提出,目前很多娱乐场所都配备了保安队伍,他们在上岗前已经经过保安公司的培训,公安消防部门可以进一步对娱乐场所的保安人员进行强制培训,让保安队伍成为一支合格的消防队伍,由于保安人员随时守候在现场,可以对防范火灾等事故起到较好的作用。

    目前,公共娱乐场所经营条件良莠不齐,很多不规范的做法都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督和排查显得极其重要。黄世球建议,主管部门特别是文化、公安、消防等部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对娱乐场所进行联合检查,避免出现“漏网之鱼”,并将所有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开,以震慑违法的经营者,可以借助媒体、网络的力量,广泛宣传,迫使一些经营者加强整改。□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赖少芬

    揭密:深圳“舞王”大火之前黄赌毒早就无比猖獗

    据知情人士介绍,舞王所藏身的立交桥一带,被当地人称为“人字头”,长期以来,这里都以“乱”出名,更是当地黄、赌、毒泛滥的“金三角”地带。>>全文

 

版权所有@江苏卓达律师事务所 咨询电话:18936089755 18936087138 传真:0512-68636561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络香路18号(三元一村北门进) 苏ICP备12058822号
技术支持:苏州百斯特网络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