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间法庭昨夜审 法官称晚上开庭更易调解
北京晚间法庭昨夜审 法官称晚上开庭更易调解
今年首次夜审
当事人:效率提高有利于安排工作
法官:调解率提高受外界干扰较小
专家:竞争意识弱双方容易“妥协”
昨晚7时,正是人们下班休息的时间,市二中院二楼的11法庭内灯火通明,审判长法槌一落:“现在开庭!”这是“晚间法庭”今年开审的第一起案件。
●目击
晚7时准时开庭法庭格外安静
昨晚6时40分,位于南二环方庄地区的市二中院内没了行色匆匆的人群,审判大楼耸立在夜色中。
一起案件的原、被告双方走进劳动争议案“晚间法庭”。昨晚7时许,主审法官准时入庭。
此次审理的是一起劳动争议案件。55岁的陈某和代理人坐在上诉人席上,对面被上诉人席上的则是北京燕莎中心有限公司的代理人。
陈某要求燕莎中心提供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和带薪年假工资共23万余元。一审法院驳回其诉求后,陈某不服上诉到二中院。
“我们没有过错,不应赔偿。”陈某的代理人宣读完上诉状后,被上诉人一方辩解道。
陈某则喊了起来:“他胡说,全是谎话。”法庭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
“先别急,让人家把话说完,您不让他说完了,我怎么知道谁对谁错呢?”审判长郭嘉节笑着说道。
经过询问双方意见,审判长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燕莎中心表示不同意。随后双方进行举证质证。
夜间的庭审显得格外安静,可清晰听到双方翻阅证据时的沙沙声。
晚上9时,审理了2个小时后,审判长再次敲响了法槌,庭审结束了。由于需要补充证据,该案将再次开庭。
●特点
受干扰较小当事人不易激动
“我们白天都要上班,夜间开庭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非常好。”此次案件的双方均向记者表示,夜间开庭非常安静,有利于集中精力在庭上争辩。利用晚上的时间可以提高效率,更好安排工作。
“晚上开庭受外界干扰比较小,当事人的情绪不容易激动,利于双方进行调解。”主审法官郭嘉节介绍,“晚间法庭”的调解率在60%,高于50%的平均调解率。
“晚间审案占用了法官们的休息时间,他们没有情绪吗?”记者问。
郭嘉节称,起初会有一些情绪,毕竟占用了法官的休息时间,但是法官们发觉“晚间法庭”的办案效率非常高,通过调解很容易就息诉或服判了。这样他们就没有任何情绪了。